每一座博物館
都是時光的容器
珍藏著自然的奧秘與歷史的記憶
重慶自然博物館
作為中國人自己創(chuàng)辦的
第一所綜合類自然科學博物館
承載著盧作孚、翁文灝等先賢
“科學救國”的夢想
凝聚著一大批科學家的心血與智慧
中國西部科學院舊址主樓惠宇樓。重慶自然博物館前身為實業(yè)家盧作孚于1930年創(chuàng)辦的中國西部科學院??箲?zhàn)時期,這里接納安置了十余家科研機構與數(shù)百位科學家,成為中國科學界的“諾亞方舟”和“戰(zhàn)時學術研究中心”。
今年
重慶自然博物館迎來
建館95周年
在邁向百年發(fā)展的新征程中
我們誠摯邀請您
分享與博物館之間故事
重慶自然博物館新館
一
征稿內容
以“我與重慶自然博物館的故事”為主題,用文章、詩歌、圖畫(照片)、影像、創(chuàng)意短視頻等多種形式,記錄博物館的建筑、博物館的陳列、博物館的展品、博物館的人群、博物館的參觀過程、孩子留下的笑臉等,講述您(或者您的家人)與博物館之間的難忘經歷。
無論是一次印象深刻的展廳參觀、一場寓教于樂的科普活動,還是與某件展品的奇妙邂逅,甚至是幾代人與博物館的共同記憶,我們期待您的真摯記錄。
二
作品要求
原創(chuàng)作品,形式不限,可包括:
文字類:
散文、詩歌、隨筆等,字數(shù)800—2000字(詩歌字數(shù)無限制)
影像類:
攝影作品(附文字說明)或短視頻(3分鐘內)
繪畫類:
手繪、數(shù)字繪畫等(需清晰掃描或拍照提交)
三
征集時間及整機對象
即日起至2025年8月21日
面向全社會觀眾征集
四
投稿方式
方式1:
發(fā)送至郵箱815200750@qq.com,郵件標題注明“95周年征稿+姓名+聯(lián)系方式”。郵件內容應包括:文章/詩歌/圖畫(照片)/影像、投稿人個人信息及聯(lián)系方式。
方式2:
重慶自然博物館微信公眾號后臺私信投稿。
聯(lián)系人:王老師
五
獎項設置
一等獎(5名)
榮譽證書+重慶自然博物館95周年特刊+重慶自然博物館精美文創(chuàng)紀念品+全息動物園特展門票;
二等獎(10名)
榮譽證書+重慶自然博物館精美文創(chuàng)紀念品+全息動物園特展門票
三等獎(若干)
榮譽證書+全息動物園特展門票
六
特別說明
入圍作品將陸續(xù)在重慶自然博物館微信公眾號、官網、官方抖音號、官方小紅書等平臺陸續(xù)發(fā)布,并有機會收錄于《重慶自然博物館95周年特刊》”我們的自然記憶”專欄。
征集素材無償用于博物館(僅用于公共宣傳),版權歸投稿人所屬。
征集提倡原創(chuàng),嚴禁抄襲、剽竊,由于抄襲、剽竊等造成不良影響,由作者自行承擔相關責任。
投稿人均須提供作者真實姓名、職業(yè)、所在單位、聯(lián)系電話等信息。
留言有喜
精選留言同樣有機會獲得重自博限定精美禮品一份,讓回憶也有驚喜相伴~
讓我們以故事為橋,
連接過去與未來
重慶自然博物館期待您的分享!
來源/編輯:信息中心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UibrpOeqf5jOwplMZ4-byg